假设你有两个好朋友,铁锤和小美,他们彼此不认识对方。你想向铁锤介绍小美,但此刻小美远在千里之外。这时,你很有可能会向铁锤介绍小美的外貌、性格和经历,并且掏出手机,从相册或者微信朋友圈中找出小美在生活中的各种照片给铁锤看。
与此类似,为了向神的子民介绍还未降世为人的基督,神在主耶稣道成肉身之前,不断地给我们看从各个角度展现耶稣基督至善至美的”图片”,只不过我们把这些“图片”叫做“预表”。
何为预表?
在前一个分享中,如主耶稣和众使徒教导的,我们确认了《旧约》和《新约》传讲了同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救赎故事。然而在表现方式上,《旧约》和《新约》却用了很不一样的方式传达耶稣基督的福音。《新约》写于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完成救赎大功后,因此《新约》作者是在“谜底揭晓”后见证耶稣基督的福音。而对于《旧约》的作者,虽然他们心中所思所想都集中在“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著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彼得前书 1:10-12),但因为基督受难和复活还没有发生,所以他们更多地是以一种应许与预言式、也相对不那么完全的视角来传讲基督的福音。预表就是《旧约》中常见的一种传讲基督的方式。虽然在表达的方法上有差异,但是真正的信徒可以看出《新约》和《旧约》表达了前后一致的主题,这也是被《新约》作者反复确认的(路加福音 24:44-47;使徒行传 17:2-3; 使徒行传 26:22-23;彼得前书 1:10-12)。
在此,先界定预表在本文中的定义:预表是指神在《旧约》中所命定的人、物、事件,而这些人、物、事件在某个方面展现了基督的某个属性或是其救赎大功的某个方面。虽然也有神学家把预表的范围延伸到预表耶稣的敌人,但由于这个系列的分享主要讨论如何从《旧约》传讲基督的,所以本文暂且只探讨关于基督的预表。预表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特征:
1. 预表是基于救赎历史神中神所命定的人、物、事件
《旧约》中的预表都是在救赎历史中真实存在或发生过的,正如新约中福音书所记录的事件都是历史事实。如果没有切实存在或者发生过,那就不是预表,而是寓言了。当然,寓言本身没什么不好,《天路历程》、《纳尼亚传奇》等都是伟大的基督教寓言,里面有各种符合《圣经》真理的虚构故事。但是,《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旧约》里记载的人、物、事件都是真实存在或发生过的,而神使用他们来预表基督。并且,预表不仅在救赎历史中真实存在,也是神在创世以先所命定的。就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整本圣经都是以基督为中心的。《旧约》中作为基督的预表的人、物、事件也是因着预定的救赎计划而被神所命定。总之,预表是神在救赎历史中的绝对主权的体现。
2. 预表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基督的属性或者预言了祂的救赎大功
就好比一个人的生活照总是会反应此人的某些特征,《圣经》中的预表也各自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基督的属性或预言了祂的救赎大功。比如,大卫王预表了基督君王的身份,所罗门预表了基督的智慧等等,波阿斯预表了基督救赎者的身份。
3. 预表并不是完美的,它的作用是指向基督
预表就如一个人的画像或者照片,虽然可以使人从中看出一个人的主要外貌特征,但总有一定的失真,也永远无法代替本人。正如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所言:
歌罗西书 2:16-17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 17 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在希伯来书中,圣灵也告诉我们,预表永远无法和基督的至善至美相比:
希伯来书 10:1 律法既然是以后要来的美好事物的影子,不是本体的真象,就不能凭着每年献同样的祭品,使那些进前来的人得到完全。
“影儿”,顾名思义,和原型肯定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可以让熟悉“影儿”的人一看到本体出现就能够认出来。但是,“影儿”和本体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旧约》里的预表不是真理的最终实现,而是为了指向基督而存在的。
为什么会有预表?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预表?神为什么不直接把耶稣基督启示给我们?或者更进一步地问,为什么神的启示是渐进的?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这里提供一个我觉得比较合适的答案。因为神的启示是如此地荣耀而深奥,如果直接用命题式的语言阐述出来,没有一个人可以领会其深意。就如同直接把一本量子力学的课本交给一个没有任何数学知识的小孩,他能理解吗?神的救赎计划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门深奥的学问,正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对神奇妙救赎计划的感慨:
罗马书 11:33-36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34 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35 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 36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想象一下,如果给一个五岁的小孩读下面这句话,他会有什么反应: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估计大多数小孩都会捂起耳朵不想听。然而,诘屈聱牙的原文并不能妨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度过一个可以享受三国故事的童年。因为,有下面这些东西的存在:

而《旧约》中的预表就如同这些画册——神在救赎历史中不断用各种各样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预表耶稣基督。人的认知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神也把救赎历史设计成了和我们被造的认知习惯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希伯来书》的作者把圣殿、献祭等旧约制度称为“圣言小学的开端”。神的救赎历史也是神的子民不断深化认识神和祂的救赎计划的历史。
解读与运用预表的步骤:克罗尼三角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解读并运用《旧约》中的预表呢?关于这个问题,从早期教父比如俄立根(Origen)、奥古斯丁开始,就是一个一直被研究讨论的问题。苏格兰改革宗神学家Patrick Fairbairn系统地总结过圣经中的预表,写过一本900多页的《The Typology of Scripture(圣经中的预表)》。20世纪改革宗圣经神学家克罗尼(Edmund P. Clowney)提出过一个三个步骤解读预表的简易方法,被后人称为“克罗尼三角(Clowney’s triangle)”。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比较稳妥又容易操作的解读预表的方法。在此,我们通过大卫战胜歌利亚的例子来展示如何利用“克罗尼三角”来解读和运用《旧约》中的预表。
第一步:《旧约》中的人、物、事所寓示的真理
解读和运用预表的第一步是要明白这一段经文的原意是什么。在《旧约》的历史情境下,原作者想要传达给最初一批读者的信息是什么?比如,记录在《撒母耳记下》的大卫战胜歌利亚这一历史事件,从经文中我们观察到,作者记录了神借着祂忠实的仆人大卫,以弱胜强击败了非利士人歌利亚这一历史事件。那么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呢?按照以经解经的原则,我们发现,在大卫迎战歌利亚前,他在战场上的宣言已经清晰地揭示了这场战斗的属灵意义:
撒母耳记上 17:46-47 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又将非利士军兵的尸首给空中的飞鸟、地上的野兽吃,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 47 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
借着这段简短的宣言,大卫宣告三件事:
- 大卫坚信自己虽然弱小,但必然战胜歌利亚和非利士人。
- 大卫相信所有的胜利都源于耶和华的主权。
- 大卫相信他的胜利将向外邦人宣告,以色利的神是真神。神的荣耀将同时向祂的选民和祂的敌人彰显。
以上三点概括起来就是:神为了祂的荣耀,使用祂的仆人,战胜了祂的敌人。 如下图所示,解读预表的第一步是要在《旧约》的历史情境下,找出《旧约》中某个人、物、事件所寓示的真理。图中箭头向上代表真理通过具体的人、物、事来寓示。

第二步:真理在救赎历史上的终极实现
完成第一步后,依照以基督为中心的原则,我们把第一步所发现的某个《旧约》的人、物、事所寓示的真理放到救赎历史上,看这个真理是如何在救赎历史上指向基督,并在基督身上得到终极的实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从《创世纪》开始,“神为了祂的荣耀,使用祂的仆人,战胜了祂的敌人”这一主题是如何在救赎历史上展开,并在耶稣基督身上得以最终实现。
首先,在亚当夏娃堕落的那一刻,神已经划分了女人的后裔和蛇的后裔两个阵营,并对女人的后裔作出了得胜的应许:
创世纪 3: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我们知道,这节经文中“女人的后裔”就是指基督。在之后的救赎历史中,每当神的选民在危难时刻,神总是兴起祂的仆人带领祂的子民战胜神的敌人:约瑟、摩西、约书亚、诸士师、大卫……这个故事在循环上演,但神的子民一直都没有赢得最终的胜利。因为,所有神的敌人都从属于这个世界终极的黑暗势力:罪。罪的工价是死,死亡成了奴役所有罪中之人的毒钩(罗马书 6:23;希伯来书 2:15)。如果没有彻底击败罪,神的子民无法最终战胜这个世界。
因此,在耶稣道成肉身之前,每一次神的子民靠着神的力量战胜了他们的敌人后,总是会重新背道,向这个世界屈膝。这种“治乱循环”直到弥赛亚的出现才被打破。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一次献上完美的祭,把祂的选民从黑暗的权势中救拔出来:
希伯来书 2:14-15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著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我们也因为耶稣基督的胜利而夸胜:
哥林多前书 15:55-57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啊!你的毒钩在那里? 56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57 感谢神,使我们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这也是为什么在主耶稣上十字架前告诫祂的门徒,即使你们在这个世界上苦难重重,但都不要失去希望,因为主耶稣已经击败了黑暗世界的最终源头:
约翰福音 16:33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经过这两步,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预表关系:大卫战胜歌利亚的历史事件预表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对罪的完全得胜。如下图所示,解读预表必需考虑两个要素:1. 旧约的人、物、事所寓示的真理;2.真理在救赎历史上的终极实现。这两个步骤形成了下图的三角形,因此,这种解读预表的步骤也被称为“克罗尼三角”。

第三步:基督徒实践真理
当我们正确地解读了这个预表的原意和它在救赎历史上的终极实现之后,我们才能正确运用这一预表所启示的真理。大卫战胜歌利亚不是说你也能心想事成,走向人生巅峰。这个历史事件所预表的耶稣基督对罪的胜利告诉我们:
1. 从始祖堕落开始,我们最大的敌人,或者说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不是糟糕的政治,不是气候变化,不是所谓的“原生家庭”,不是陷全世界于困境新冠肺炎……而是我们的罪,而歌利亚也象征了撒旦因为罪而对罪人拥有的统治地位。
2. 但是,耶稣基督带给这个世界的福音是:祂已经在十字架上战胜了罪。我们因为对祂的信心,也胜过了世界,不再被罪辖制,并且有永生。
约翰前书 5:4-5 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吗?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胜利,即使我们碰到各种困苦,但我们在主里所作的工都不是徒劳的。因此,我们作为已经得胜的人,应该披戴神的全副军装,为神打美好的仗:
3. 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胜利,即使我们碰到各种困苦,但我们在主里所作的工都不是徒劳的。因此,我们作为已经得胜的人,应该披戴神的全副军装,为神打美好的仗:
哥林多前书 15:57-58 感谢神,使我们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58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在以弗所书的结尾,使徒保罗还具体的告诉了我们如何穿戴神的全副军装,靠主得胜:
以弗所书 6:10-18 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著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11 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 12 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13 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14 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15 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16 此外,又拿著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 17 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著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 18 靠著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常见错误
关于预表的解读和运用,有以下几个常见的错误。
错误一: 胡乱联想
第一种错误完全不考虑解读预表的必要元素:1.旧约的人、物、事件在其历史情景中所寓示的真理,以及2. 基督作为真理的终极实现;而是随意地根据A与B之间的相似性就说A是B的预表。比如,以色列的十二支派预表十二使徒,约柜上的两个基路伯预表了《新约》与《旧约》,《路得记》第四章见证波阿斯赎买路得家产业的十位长老预表了十诫。此类错误是最低级的错误,因为根本没有按正常的解经程序展开。
错误二: 灵意解经
第二种常见的错误就是灵意解经。灵意解经的表现就是没有考虑经文在《旧约》的历史情境中的原意,直接跳到了运用环节,把《圣经》强行塞进了现代人生活的框架中,如下图所示:
这种错误的解经常见的表现就是把旧约里的情节直接类比到现代基督徒的生活上。比如,“亚伯拉罕、约伯等圣徒信靠神,因此他们是在当时最富有的1%,所以只要你们也有信心,你们也能像亚伯拉罕一样富有”;“雅比斯祷告后神就应允了他所求的,你有信心,祷告一定会灵”。把灵意解经的错误运用到大卫战胜歌利亚的事件上,就是经常会听到的“神让大卫战胜了他的敌人歌利亚,你也一定能战胜你的敌人”。此处的“敌人”可以替换成学生要面临的考试,上班族面对的KPI考核,疾病缠身的人所面临的病魔等等。而这种错误,忽略了旧约故事的情境,也就偏离了圣经所要表达的原意,由此形成的“解读”其实是把人的私欲读进圣经。这种错误,正广泛地被成功神学所利用,所以请弟兄姊妹一定警惕。

错误三: 道德主义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则是道德主义。道德主义正确地从《旧约》的人、物、事中解读出了这些人、物、事所寓示的真理,但却忽略了这些真理是如何在救赎历史上完美地被耶稣基督的(并且,只有主耶稣才能完美地活出所有真理)。因此,当进入运用真理的环节,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践这些真理。这种没有通过十字架却希望践行真理的错误就是道德主义。一个很典型的“道德主义”的错误就是把旧约变成了各种道德故事的合集,告诉我们“要像大卫一样勇敢”,“要像亚伯拉罕一样有信心”,“要像尼希米一样作领袖”等等。道德主义运用到大卫战胜歌利亚的例子上则是教导我们:你们要像大卫一样对神有信心,只要你们有信心一定能像大卫战胜歌利亚一样战胜成圣道路上的敌人,如下图所示:

道德主义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都是罪人,哪怕我们已经被圣灵重生,我们仍然背负着有罪的肉身,我们依然活着被罪恶充满的世界。如果没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最终胜利,在与罪的搏斗中,我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很深刻地表达了这种靠着自身“努力”试图成圣的徒劳:
罗马书 7:18-19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19 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
因此,我们若想实践真理,结出蒙神悦纳的果子,就必须在基督里,从福音中汲取力量:
约翰福音 15:4-5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麽。
综合以上三种典型错误,我们发现,错误一是完全没有按照正确的解经步骤。而错误二和错误三则是在使用“克罗尼三角”时分别跳过了第一个和第二个步骤。而一旦自主主张跳过某个步骤,就忽略了解读与应用预表所必需的元素,使我们无法按正义分解神的道。
接下来,我们运用“克罗尼三角”,来解读一个常见却也常被误用的预表:吗哪。
应用举例:赐生命的吗哪
旧约中吗哪所寓示的真理:人靠着神的话语而活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当他们没有食物时,神赐下了吗哪来喂养祂的子民:
出埃及记 16:31 这食物,以色列家叫吗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从这一节经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神照着祂的应许,供养祂的子民。这一点,在《诗篇》再次被确认:
诗篇 78:23-25 他却吩咐天空,又敞开天上的门, 24 降吗哪,像雨给他们吃,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 25 各人吃大能者的食物;他赐下粮食,使他们饱足。
请不要像成功神学一样,把这个故事解读称你缺什么神都会供给你。也许圣灵早知道这个圣经意象会被人误用,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是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指向了属天的真理。《申命记》中,摩西已经告诉以色列人,神赐予以色列人吗哪,不仅仅是喂饱他们,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神的话语才能赐予他们生命。
申命记 8:3 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在《马太福音》中,当面对撒旦的引诱,主耶稣引用了这节经文,重新确认了这个属天的真理:
马太福音 4:4 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著说: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因此,我们完成了解读预表的第一步:吗哪在旧约的情景中,通过神信实地供养祂的子民,告诉我们,人不单单靠食物而活,也要靠神的话语而活。
真理在救赎历史上的终极实现: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成了我们生命的粮
当我们明白了吗哪在《旧约》中的含义,我们则可以理解在《新约》中,耶稣引用吗哪这个圣经意象时的意义。根据《约翰福音》记载,主耶稣在用五鱼二饼喂饱五千人后,亲自解释了这个神迹:
约翰福音 6:31-35 31 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著说:『他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32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 33 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34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在这里,主耶稣告诉那些刚刚被他喂饱的犹太人,你们的祖宗在旷野中被天上降下的吗哪喂养,而主耶稣五鱼二饼的神迹是为了告诉他们,主耶稣才是真正赐生命的粮,而且他才是使他们永远不饿的、从天上来的粮。
因此,如下图所示,我们完成了解读预表的第二步: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成了我们生命的粮;而《旧约》中的吗哪,是耶稣基督作为我们生命的粮的预表。

基督徒实践真理:把生命建立在神的话语上,并在真道上不断精进
在主耶稣教导了大家吗哪的真正含义后,祂继续教导我们如何运用这一真理:吃喝基督。
约翰福音 6:48-58 我就是生命的粮。 49 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50 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 51 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著。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 52 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 53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55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 56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 57 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著;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 58 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著,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
那么,如何“吃喝”基督呢?当然不是像罗马天主教那样把圣餐中的饼和杯解读成字面意义的基督的身体和血,而是指我们需要在真道上重建生命。
首先,我们要借着真道重生,如使徒彼得所言:
彼得前书 2:1-2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2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其次,作为基督徒,我们要永不知足地勤勉学习神的话语,在真道上长进,在真理上长大成人。《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责备当时的基督徒疏于在真理上长进时又用了粮食这个圣经意象:
希伯来书 5:12-14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乾粮的人。 13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 14 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最后,当我们处于患难之时,请不要忘了,神的话语是我们的坚固堡垒,就如主耶稣在《启示录》中对在被逼迫的士每拿教会所应许的:
启示录 2:17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著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
当我们遵循以经解经与以基督为中心的原则解读吗哪的意义时,我们发现,吗哪并不是成功神学所教导的把神当成财神一样,缺钱了就求,而且一求就灵;而是告诉我们耶稣是我们生命的粮,我们要在神的话语上成长,父母要按照神的话语养育子女,牧者要用神的话语喂养会众,传福音最重要的是把神的话语传讲给不信的人。总之,我们要在神的道上重建生命。

按照以经解经与以基督为中心的原则解读预表,我们就会发现,《旧约》不是彼此无关的故事或是一系列道德训诫,而是一个渐进展开却前后一致的整体,与《新约》一起,讲述着耶稣的故事:
有一位更好的亚当,祂遵守了神全部的律法,祂完美的顺服所成就的义被归算到我们信靠祂的人身上;
有一艘真正的诺亚方舟,祂将在大审判的日子庇护我们,并为我们提供永恒的平安;
有一位真正的以撒,祂带来喜乐与恩典,却顺服地被献上了祭坛,为我们而死;
有一位真正的约瑟,祂赦免了那些出卖祂的弟兄,并用祂的权能拯救他们;
有一只真正的无罪的逾越节羔羊,祂无助地被宰杀,好让灭命的使者越过我们;
有一位真正的波阿斯,祂赎买了我们因罪而失去的产业,并把曾经与神国隔绝的外邦人带入神的家庭;
有一位真正的摩西,祂在人和神之间,为我们重新立约;
有一块真正的摩西之石,祂承受神公义的击打,在旷野中为我们流出生命的甘泉;
有一位真正的大卫,祂的胜利成为祂的子民的胜利,虽然祂的百姓一点功劳也没有;
有一位真正的所罗门,祂是所有智慧之源,万物通过祂而造,祂用权能的话语托住万有;
有一位真正的大祭司,祂一次献上了完美的祭,让我们与父神和好,并且时刻在天上为我们代祷;
有一座真正的圣殿,在被拆毁三天后重建,我们在其中得以与神同在;
有一位比大卫更好的君王,祂已升上高天,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祂将再来,审判万国。
……
祂就是—-耶稣。
参考文献
- Barrett, Michael PV. Beginning at Moses: A Guide to Finding Christ in the Old Testament. Ambassador International, 2016.
- Murray, D. (2013). “Chapter 13: Christ’s Picture: Discovering Jesus in the Old Testament types.” in Jesus on every page: 10 simple ways to seek and find Christ in the Old Testament. Thomas Nelson.